核燃料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技术与物质基础,确保核燃料产业的经济平稳与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核发电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预计未来将拥有全球最大的核燃料交易市场。由于核燃料产品的特殊属性,为保障我国市场生产供应体系平稳运行,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核燃料价格形成机制,引导我国核燃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1 背景
国际核燃料市场交易比较依赖于价格指数。基于核燃料技术(尤其是铀浓缩) 敏感性高、门槛高等特殊属性,全球市场属于寡头垄断,交易一般不对外公开,导致信息不对称,可能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为此,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核燃料市场,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相继建立了由 TradeTech、UxC 等咨询公司定期发布核燃料价格指数,便于供需双方在不透明的市场环境下合理确定交易价格,缓解市场失灵问题,且得到了欧美、日韩等核电国家的承认。部分核电客户在确定交易时,直接或间接参考了美国核燃料价格指数,形成了美国对市场价格的较强话语权。
2 必要性
我国核燃料市场环境需要自主的价格指数。截至 2020 年年底,我国在运 49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 5102 万千瓦,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 19 台,装机容量2099万千瓦。为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核电作为清洁、低碳、高效的基荷能源,预计“十四五”及中长期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十五五”我国将成为核电装机容量及核燃料需求量全球最大的国家。在庞大的国内市场带动下,我国核燃料产业将快速成长,逐步成为世界领先的核燃料供应商,建成面向国际的核燃料供应中心,构建国内国际核燃料“双循环”市场格局,为构建更可靠的国际核燃料供应体系提供中国方案。为更好引导新的市场环境下国内核燃料生产、投资及交易等活动,提升我国在全球核燃料市场的话语权,需要建立由我国主导的中国核燃料价格指数。
现有核燃料价格指数不能全面反映市场交易情况。由于核燃料交易活动并不透明,美国咨询公司公布的价格指数基于部分交易样本和电话问询等方法编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同时,全球核燃料市场大部分交易以签订长期合同为主,现货成交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价格指数难以全面反映市场交易情况。以美国为例,2019年,美国咨询公司发布的铀浓缩价格在 46 美元 /SWU 左右,与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美国当年市场实际交易价格 110 美元 /SWU 存在一倍以上的差距,深刻反映现有核燃料价格指数与实际市场成交价格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3 相关建议
基于今后我国核燃料供应体系日益壮大,以及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燃料交易地区的形势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格局,提升我国核燃料供应体系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建议尽快建立我国主导的核燃料价格指数,作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核燃料市场的风向标,引导我国核燃料产业的经济平稳与健康发展。
一是由第三方机构发布价格指数。中国核燃料价格指数是公益性指数,需由不代表各核电集团与核燃料供应商利益的第三方机构发布,如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中国核学会。
二是建立指数编制的工作体系。成立价格指数编制工作小组,由核能行业主管部门、各核电与核燃料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共同组成,协商确定价格指数测算方法。建立核燃料交易基础数据收集与测算机制,定期发布价格指数。
三是兼顾已签与新签的核燃料交易活动。由于核燃料交易以长期合同为主, 且交易并不频繁,建议指数测算要统筹考虑正在执行的长期合同价与新签合同价。要根据核燃料交易数量,决定价格指数的测算权重,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核燃料交易实际情况。